大施品牌策划,承诺无效退款

网络公关新职能

来源:GG | | 网络公关 |

6804

1

2

网络公关,又称EPR,是指基于互联网而展开的公关。由于网络公关兼具了互联网和公关两个行业的属性,所以,网络公关在传统公关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职能,本文主要探讨的正是网络公关新职能这一话题。

网络公关

一、网络公关新职能

在中国,互联网连接了8亿以上网民,这种现象带来了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网络公关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或组织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展开新型公关;另一种结果就是,企业一旦发生危机,就有可能瞬间引爆整个网络,引发巨大的风险,这种潜在的危机,迫使企业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缺陷。

1、高效传播

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相比,互联网具有投入低、传播快等特点,这意味着同样的资本,应用到网络公关上,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产出,这为企业公关提供了高效传播的新契机。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公关的发展,还为众多网民提供了更多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风险可能。

2、品效传播

传统的广告和公关中,存在着一种现象:我知道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却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半。现代互联网中,通过超级链接、二维码,可以在定量化监测方面提供新的可能,这为公关效果的检测提出了更量化的参考数据,为品效传播提供了可以信赖的数据支持。同时,各类传播指数的出现,也为品效传播带来了新的衡量指标。例如常见的百度指数、微信指数、头条指数、微博指数等等,这些工具的出现,为品效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

3、抢占行业头部位置

在互联网起步之前,很多媒介的传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小品牌可以在一些偏远地区长期的衣食无忧。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各地网民聚集在同一网络中,一些大中型品牌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展开网络公关,不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而一些偏居一隅的小品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往往会逐渐走向没落。互联网上的“第一效应”同样体现在了企业的网络公关上,这对企业的网络公关提出了更高的诉求。

4、舆情引导

传统信息传播中,公关的舆情引导主要集中在各大传统媒介中,普通大众的多维度声音,很多没有被反馈到媒介中来。但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立场、不同视角发表自己对于危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前提是合法、合规)。这种发展趋势,给企业的网络公关提出了新的需求:舆情引导。当危机发生之后,企业一方面需要处理直接的危机事件,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舆情,防范危机的深度发酵或二次危机。而这种舆情的引导往往需要较为深厚的公关理论积淀和行业积累,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网络公关都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关提出了舆情引导的高难度需求。

二、网络公关新特点

1、个体话语权增强

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流程被打破,信息传递方式甚至方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发布于微博、微信等个人账号上的信息,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场巨大的公关危机,这使得企业及各类组织不得不更加重视整个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

2、网民意见公开传播

现代的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人人均为媒体的时代,一旦企业发生公关危机,就可能引发众多网民的广泛转载与讨论,这种公开传播的舆论,无疑会为企业进行危机公关带来更大的挑战。

3、紧迫性

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这将颠覆危机公关领域中所谓的黄金24小时,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秒为单位的,这对企业的网络危机公关提出了更快的要求。

三、网络公关的具体形式

从公关的方向而言,网络公关可以分为正面的网络品宣和不利信息的应对。从具体实操来看,网络公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常见方式:事件营销、口碑营销、网络新闻发布、论坛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即时通讯营销、整合营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