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施品牌策划,承诺无效退款

叶德娴港铁公益广告为何如此成功?

5671

0

0

当我们出门乘车乘地铁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景象:明明车厢内部还有很大空间,但很多人却偏偏要挤在门口;站着乘车时,总有人整个身体靠在扶手杆上,让别人无处“下手”;别人好心向老年人让座,一个大小伙子却见缝插针坐在了位子上;看视频听歌不插耳机,声音大得整节车厢都能听见……每每遇见这样的人,我们总是会非常气愤和鄙视,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站出来指责他们,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近日,香港地铁上的一则公益广告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并且获得了网友的一片称赞。这则广告由香港金像影后叶德娴参演,反映的正是生活中乘车乘地铁时经常见到的几种不文明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表示了批评和劝告,对此,大部分人都表示,这则广告说出了大众的心声,可以说是非常真实了。

在广告中,叶德娴扮演的是地铁和公交上的“秩序维护者”,当遇到乘车堵在门口、车厢里吃东西、玩手机错过车怒骂司机、霸占扶手杆等不文明的行为时,叶德娴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当面怒怼,让很多观众都觉得大快人心,大声叫好。

生活中这些现象的确很常见,这则广告不仅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些情况,还直白地谴责了这些行为,并且对广告内外的人都发出呼吁:“乘车顾自己,更要顾别人。”以此来达到宣传文明乘车行为的目的。而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这则广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那么,它的成功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首先,主题一目了然。广告从一开始就直入主题,很直观地让人看出广告是关于乘车行为的内容,而叶德娴遭遇的一系列低素质乘车现象,更是紧紧地扣住了这一主题。在广告的最后,一句广告词“乘车顾自己,更要顾他人”表达了中心,升华了这个主题。

其次,非常具有教育和警示的意义。乘车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恰恰是因为这件小事,能够反映出很多人性。在地铁中投放这则广告,可以让很多乘车人看到。广告通过一系列的反面案例,来批评生活中做出过这些行为的人们,时刻提醒着观众:有则改过,无则加勉。

然后,内容夸张幽默,但又真实、接地气。广告呈现的内容是非常真实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并且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使用粤语,非常生活化、接地气。但从一些情节的处理来看,明显有一些夸大的成分,比如表现在地铁吃东西,画面中是一位姑娘在吃三层英式下午茶,令人忍俊不禁。虽然夸张,但丝毫不让人觉得虚假,反而很有趣味。

还有,情感的宣泄引发广泛共鸣。除了内容上令人深有同感外,叶德娴的直言不讳和劝告,很形象地把现实中人们遇到同样场景时的内心活动具象化了,并且通过她的演绎,发泄出了对这些行为的不赞同赞同和不满,让人拍手称快,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最后,广告片简洁、流畅,画面清新舒服。整个广告片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清新简单、富有生活气息,不张扬不喧闹,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并且,广告的情节和对话很日常,但却很走心,能够轻易地让人产生印象。

通过以上这些优点,我们可以看到这则广告的成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它为何会如此成功。

第一,选材关于人们的自身利益,容易引发共鸣。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唤起人们的社会文明意识,从我们每日出行的见闻切入,反映乘车乘地铁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他人带了不好的出行体验,为乘车秩序的维护带来了困扰,也给市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公益广告的主题,从人们的生活入手,为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着想,呼吁文明的乘车行为,能获得广泛的认可,引发群体的共鸣。

第二,内容真实丰富,题材充实,具有很强烈的针对性。整个广告时长不到三分钟,但呈现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所有的情节都是乘车时遇到的各种低素质行为,而这些情节衔接紧凑、流畅,毫无赘余。针对不文明行为的质问和劝诫非常强烈。多个素材串联在一起,使文明乘车这个主题非常鲜明,且这些素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对于社会存在的这种现象很具有针对性。

第三,满足大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当人们看到不良的行为发生时,总是在心中抱怨和不屑,希望有人能管管,但如果要自己亲自去制止,却总是会嫌麻烦。公益片中的叶德娴面对不文明的行为,毫不犹豫、毫不客气地上前表达自己和大家的不满,看到对方尴尬和吃瘪的脸,低素质行为得到了制止,的确让人感到十分痛快,因为叶德娴把我们平时的心理演绎了出来,并满足了很多人的内心愿望。

第四,有时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人来代言,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叶德娴是香港影后级演员,更是有名的歌手,在影坛和歌坛都获奖无数。让这样有声望、有号召力的名人来演绎公益广告,首先就能获得很多关注,而演员带头呼吁社会公众讲文明,获得的反响会更多。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明星的吸引力往往要比公益广告强,公益广告可以借助名人将理念更好更广泛地传播出去,而对于名人而言,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大众形象。

公益广告由于没有商业上的压力,往往能够更具有创意,为了更好地把需要弘扬的社会理念传播出去,设计和推广上要花不少的心力,因为这些宣传理念带来的利益点是长久的,难以在短时间内体现,所以如何让人们关注到公益广告并受到影响,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是非常难的。不过,从一些优秀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正如这则香港地铁公益广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