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奉为短视频元年,正式把短视频推上了自媒体的风口。经过两年的发展,无论是从用户关注度,还是产品形态来讲,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据iiMedia Research2018年的调研数据显示,18年这一赛道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01亿人,预计未来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短视频的兴起,无论从企业端,还是从用户端,带来了大量的机遇。无数的个人,企业都想要从这个风口中淘得一笔金,投入了内容生产的大军之中。据艾瑞咨询的2018年主流短视频平台的活跃度数据显示,抖音和快手活跃用户量达到2亿左右。
就如同传统自媒体文章的10W+一样,作为生产者同样在朝爆款努力,因为一次爆款就意味着用户关注度,意味着公众注意力,意味着流量和收益。就拿最流行的抖音来看,一个爆款的点赞量就可以达到50W+,这样的流量恐怕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垂涎三尺。2018年这一跑道的MCN机构已经3000+家,预计到2020年可以达到5000+家。
其实,如同早期的微信公众号,还是现在的短视频,都是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只不过时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每一个爆款后面都是若干套路在驱动,即便是小号,也可以产出爆款。下面以抖音为例,看一下个体如何在抖音上制作高人气作品。我们抛弃大而全的规则,主要看几个接地气的实操经验。
1、主题大众化原则
所谓的主题大众化是指内容要与用户的内心产生共振,这样才能激发用户传播的热情。所以在进行创作之前,可以研究一下当下用户主要关注哪些内容,结合热点事件,当下时节进行内容选题。
说白了一个大众化的主题,就是选一个能引起用户共鸣的话题进行创作。比如最近春节马上到了,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更容易产生爆款呢?教大家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在抖音的搜索框内输入“春节”,然后点击“搜索”,然后在搜索结果中切换到“话题”的栏下,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下面三种信息:
春节这个话题当前有哪些子话题有视频内容
每个子话题的热度排名
平均每个子话题下的视频量有多少
这样,我们能够大概计算出每个话题的播放程度,进而筛选出哪个话题会更容易引起用户共鸣。通过研究平台上的一些热门的内容,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意延展,主要以趣味娱乐,剧情反转,颜值才艺,创新题材等为出发点。具体到内容剧情的形式上,在抖音平台上,生活化和娱乐化的内容类型会更接地气,也会受到更多关注。另外,可被模仿的内容也更容易激发用户扩散和同类型内容的热度。
比如之前的因为一些小朋友为班级加油打气的策划爆红,引发了大量的模仿创意,每个视频基本上由将近10W+左右的点赞量,这个作品的爆点就是:可模仿+娱乐性。
2、制造冲突原则
制造冲突被应用在很多媒介中,文学,戏剧,乃至现在的短视频,制造冲突从来都是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手段。
也有人说过制造冲突是非常一流的营销手段,这种冲突不是说从内容上直接表达冲突,而是立意的相悖。冲突立意的出发点优势就在于受众广,关注度高,没有确定的答案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来获取认同感。
常见的冲突关键词有:学历与能力,善良与误解,规则与自由,美貌与善良,拒绝与礼貌,施舍与帮助,美女与野兽等等。每一个话题并不陌生,但是却很有对抗性和话题性。
3、站在巨人的肩膀原则
人们对创新一直有一种偏见,认为只有创新才会受到更多的认可。但是不得不承认创意有时候是高冷的,所谓曲高和寡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会发现抖音大多数的爆款作品都是很“没有创意”的。
连牛顿都说过:之所以我比其他人看的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对于制作来说,同样有巨人的肩膀可以使用,那就是公众号。
公众号这种自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将近10年左右了,期间产生了大量10W+的爆文,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所以在制作内容的时候,可以基于10W+的爆文,然后进行创意扩展,最后结合前面的一些法则演绎成一部短视频。
现在很多抖音账号的爆款其实都来源于公众号,相比公众号这种封闭流量分发平台(你的内容初期只能给到你的粉丝),抖音平台的开放流量分发机制完全没有限制,所以10W+的爆文,只要能够进行合适的创意改编在抖音火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选择公众号类型的时候,尽量选择与抖音内容一致的内容。相关数据显示,抖音目前短视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类:
4、话题制造者原则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有一些作品的点赞量很高,粉丝也很高,但是当你打开评论的时候发现大多数都是对作品拍摄者的“声讨”。
比如下面这位博主,他主要以不同的场景下,走奇怪的模特步为主要内容来拍摄。如果说刚开始看到这种形式,你可能会感觉很新奇,所以视频各方面数据都很好,但是时间长了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就会引来“声讨”。
不过,反过来想声讨的另一面就是视频的互动量很高,所以并不影响运营者的数据表现。类似的还有“买一辆车拍400个左右的视频”,这其实都已经在观众的思维里形成一种话题,只要看到你的拍摄作品就会激发讨论,当然,这些讨论可能是反面的。
短视频的分发机制
短视频能够火起来,流量分发是关键,所以最后再补充一下抖音的流量分发机制。
抖音的流量分发机制是中心化的,按照等级流量池来进行流量分发,等级越高的流量池分配的流量越多,那么曝光的机会就越大。
每个作品在上传之后都会给到一个初级流量池,让这部分用户首先看到你的作品。然后平台会根据初级流量池用户对该作品的一些反馈来决定是否进入更高等级的流量池。具体的依据是会根据你本身账号的得分和视频质量的得分来决定。
账号得分:比如个人资料的完整度,账号的更新频率,账号的专业度,账号的历史处理记录等等
视频得分:完播率,点赞,评论,交互,分享等等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在抖音你会经常看到很久以前的一个视频,并且点赞量基本是百万级别,甚至千万级别的作品,那是因为流量分发的机制决定了,各方面数据都很好的视频会越来越火。
相比抖音,快手则是一个相反的流量分发机制,是非中心化的,很难发现快手的点赞量能够达到百万,一般都是在1W~10W左右。当你上传一个作品的时候,会根据你的作品标签先做一轮匹配,给到经常看这种类型视频的用户,然后再基于用户协同过滤,把这个作品推荐给与喜欢它的用户兴趣相同的用户。简言之,你喜欢A,我喜欢A,那么你要观看了B,那么也会把B推荐给我。这样就导致了两者潜在可分配的流量池的规模完全不同。
不过发展到现在,抖音和快手用户量上还是势均力敌的状态,对于抖音来说,优中选优,更关注让用户看到最好看的作品;而对于快手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都给你展示的舞台,那么对于我们内容生产者来说,关注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如何生产高人气视频,上面那几招学会么?
实操经验,助你制作高人气短视频
3553人阅读疫情当下企业如何活下去?短视频营销或将成破局利器
6199人阅读短视频平台有哪些 26个
48人阅读视频创意的底层逻辑,烧钱没效果原因在这
3983人阅读